在工业制造领域,视觉缺陷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的核心环节。面对复杂多变的缺陷类型(如划痕、污渍、变形等)与高速生产需求,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、漏检率高,而进口高端设备价格昂贵且维护成本高。赛默斐视作为国内视觉检测技术的创新先锋,以自主研发的AI视觉系统为核心,提供高精度、高性价比的缺陷检测解决方案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。
多模态光学成像技术
赛默斐视整合可见光、红外光、激光等多光谱成像技术,覆盖金属、塑料、玻璃、薄膜等材料的复杂缺陷检测场景。例如:
高反光表面检测:通过偏振光技术消除金属、镜面材料反光干扰,精准识别微小划痕。
透明材质检测:采用背光透射成像,清晰捕捉玻璃瓶、光学膜的内部气泡或杂质。
深度学习算法平台
搭载自研的AI缺陷分类引擎,支持小样本训练与迁移学习:
可识别超过200种缺陷类型,检测准确率≥99.5%。
自适应产线换型需求,新缺陷模型训练周期缩短至1小时以内。
高速高兼容性硬件
采用万兆网口相机与GPU加速处理器,最高检测速度达5000帧/分钟,满足光伏电池片、电子元件等超高速产线需求。
支持与PLC、机械臂、MES系统无缝对接,兼容主流工业协议(如Profinet、EtherCAT)。
赛默斐视针对不同行业需求提供模块化产品组合,价格区间覆盖10万至200万元,显著低于进口同类设备,具体方案包括:
应用场景:五金件表面瑕疵、包装印刷字符缺失、简单电子元件装配检测等。
配置特点:
2D视觉相机+基础AI算法软件。
支持常规缺陷分类,检测精度±0.05mm。
价格优势:标准化方案交付周期短,适合中小型企业快速部署。
应用场景:锂电池极片涂层缺陷、半导体晶圆微裂纹、汽车零部件尺寸公差检测等。
配置特点:
3D线激光/光谱共焦传感器+多工位协同检测。
支持亚微米级精度(±0.001mm)与多缺陷复合判定。
价格优势:性能对标进口设备,价格降低30%-50%。
应用场景:特殊材料(如柔性屏、生物医疗耗材)缺陷检测、复杂工艺段集成。
配置特点:
联合客户开发专用光学模块与算法模型。
提供从单机检测到全产线质量追溯的一站式服务。
价格优势:按需拆分硬件与软件成本,支持分期投入。
新能源领域:锂电池极片涂布缺陷检测
痛点:涂布不均匀导致电池容量衰减,传统设备无法检测微米级暗斑。
方案:赛默斐视3D线扫系统+AI缺陷分析,实现0.5μm涂层厚度波动与暗斑实时报警。
成效:客户年减少废品损失超800万元,检测效率提升3倍。
消费电子领域:手机玻璃盖板检测
痛点:曲面玻璃崩边、彩虹纹等缺陷人工漏检率高。
方案:多角度环形光源+深度学习分类模型,缺陷检出率从92%提升至99.8%。
成效:客户人力成本降低70%,顺利通过苹果供应链审核。
食品包装领域:高速灌装线液位与封口检测
痛点:每分钟1000瓶的生产速度下,封口歪斜、液位不足难以实时管控。
方案:万兆网口高速相机+嵌入式边缘计算模块,单瓶检测耗时<20ms。
成效:客户年投诉率下降65%,设备投资回收期<8个月。
成本透明化:提供硬件(相机、光源、工控机)与软件(算法授权、升级服务)的独立报价,客户可自主选择配置。
快速交付:标准系统7天内发货,支持产线试运行验证效果后再付款。
赛默斐视以“让高端检测技术普惠中国制造”为使命,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灵活的定价策略,打破进口设备垄断格局。其视觉缺陷检测方案不仅以高性价比满足企业质量控制需求,更通过AI与工业大数据的深度结合,助力客户实现从“缺陷拦截”到“工艺优化”的质控升级。